文研五周年|袁明:致广大而尽精微
2016年9月20日,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(以下简称“文研院”)揭牌成立。作为北京大学推动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重要学术平台,五年来,文研院始终秉持“涵育学术,激活思想”的宗旨,围绕“文明:中华与世界”的核心关怀,凝聚了大批优秀学术人才,举办了许多有影响的学术活动,受到了海内外学界的高度关注和积极评价。
在昨天举办的文研五周年纪念活动上,文研院学术委员,北京大学燕京学堂院长袁明教授应邀致辞。在她看来,“文研院是一个让人心生暖意的地方。心只有安顿下来,才能感受暖意,沉浸于学问之美,求真之美,人文之美。”以下是袁明老师的讲稿。
五年前的今天,邓小南老师在北大文研院成立大会上用六个字表达了一种期盼:“近者悦,远者来。”
五年来,在“文明:中华与世界”这个宏大立意下,文研院请到了175位海内外学者驻访北大静园,其中超过三分之一是中青年学者。五年中,文研院举办了系列“未名学者讲座”,为75位青年学者提供北大讲坛,涉及文史哲、语言、考古、艺术、政经法、社会等诸多学科。统计显示,文研院共举办了近一千场学术活动,其中有文研讲座,文研论坛,静园雅集,文研读书会,多文明研究工作坊,等等。当然,还有不可计数的放纵思想与想象,海阔天空的畅谈。此外,文研院还精心组织了一年一度的“传承:我们的北大学缘”活动。青年学子们现场分享前辈师长们的北大岁月追忆,一代代学人留下的是永不枯竭的精神滋养。
“传承:我们的北大学缘”活动现场
2018年9月21日
“近者悦,远者来”,已成现实场景。
数字背后,是人心。
“敦煌女儿”樊锦诗老师说:“这个地方很亲切,再回来看看。”
一位邀访学者说:“北大文研院让我心生归属感。离开以后,总是神回那个别致的小院,涌起一些温馨的牵念。铁打的营盘未必需要留住流水的兵,只要它在,就好。”
一位青年未名学者说:“我第一次感到在北大受到如此隆重的对待。”
一位青年学生说,他将会终身铭记静园二院夜景:“静谧的院落中,月光映着一间间研究室透出的灯光,灯光下是各位邀访学者的身影。”
一位来自南方高校的资深学者说: “这个地方真好啊!我每天早上都可以听到鸟叫声,心马上就安顿下来了。”
静园二院秋日风光
疫情肆虐,文研院在网上开设了许多活动,其中有一项“袖珍经典系列”,请到英语系苏薇星老师读诗,配乐中有夜莺啼鸣。困难时刻,人心最需要抚慰。感受自然中的人文,人文中的自然,可能就是古人所悟“天人合一”之境。
燕京学堂成立五周年时,文研院送来一幅郑板桥联句:“百尺高梧,撑得起一轮明月;数椽矮屋,锁不住五夜书声。” 去年三月,一百多位被新冠疫情困在世界各地的年轻人联名给学堂老师来信,信中专门引用了这首联句。几百年前的中国文人在当代世界青年心里活起来了,这就是文化的力量。
文化带来的暖意,超越时空。文研院是一个让人心生暖意的地方。心只有安顿下来,才能感受暖意,沉浸于学问之美,求真之美,人文之美。这种美,自带感染力和传播力。
一位来自海峡对岸的资深邀访学者这样评说:“这么多质量高超、样态丰富的学术活动,这样的质与量,在任何地区和国家,至少要化数倍的人力和时程才能达成,这是共同创造出的惊人成就。”
一位邀访学者写下感言:“切磋琢磨 涵育学术 在兹文研;交锋对垒 激活思想 惟我二院。”
袁明
文研五周年纪念活动现场
文研院给我们提供了一种启示:中国思想文化根脉的生命张力犹在。它可以激发人们的当代想象和创造,就如《中庸》所言:“致广大而尽精微。”
“致广大而尽精微”,前人为后人开题。这篇大文章,做到今天面临的“百年未有之大变局”,再如何续篇?
人类活动,从地域到全球,总是看着远方的地平线。现代知识体系的搭建,技术力量的推动,人们的观察工具也随之增多。远方的地平线上,气象万千。不同的文明,都有今日之问。学术资源越丰富,空间越大,就越能应对。
经济全球化激活了历史形成的不同文明的文化资源。当前,世界主要文明都在自我审视,重新定位,各自表达。国际政治中的霸权做法不会得人心。历史长河滚滚,不同文明养育了不同的思考方式和表达方式,这是文明的“底色”部分,对此只能去了解、去沟通、去对话。近些年来,世界一些重要大学的校园中,都有跨文化、跨学科的平台搭建。聚合人才、集中智力,目光及处,是观察当今的多元行为体、多元传统和多元互动过程。在当代世界,它们的多元性呈现着什么样的样貌?与历史上的有何不同?它们之间又有什么关联?
现在讨论人类文明问题,科学技术这个议题无法绕过。因为它们已经上天入地,也深入影响到我们的日常生活。40年前阿尔温-托夫勒出版《第三次浪潮》一书,展望“远方的地平线”。今天大家已经生活其中,还不清楚前方的汹涌。微信已经成了最简易的沟通工具,但是沟通方便的同时,人的内心也被简约化了。一个“表情包” 就可以方便表达原本很复杂的情感。计算机程序用的是简单实用的逻辑。技术力量的突破性进展已经在打造一个全球性新文化空间。如何在更大的文明视野下思考一些大问题,真正以大问题带动学科群的互动?
希望在青年。一位来自东南亚的年轻学者,谙熟拉丁文,精通中文,用流利的英文对我说:“我想的是一千年以后的人类问题。如何为他们用好我自己这几十年。”
青年一代,成长于世界多元文化激荡交融和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大时代。他们受到现代知识体系的滋养,有国际视野,有多种语言的沟通交流能力,有网络能力,对时代议题有很强的感悟力。当然,他们缺少人生的体悟,尤其是对“月有阴晴圆缺”这种深沉的人生体会。但是我们不都是从那样的阶段跌跌撞撞过来的吗?他们需要的是环境,安顿心灵,舒展思想,与历史对话,与世界交流。他们会是远方地平线上的美好风景。
感谢文研院,衷心祝福文研院。谢谢大家!
更多相关讯息,敬请关注
责任编辑:常洋铭